我國是世界上采捕珍珠和利用珍珠最早的國家。據(jù)《尚書·禹貢》載云:”珠貢,惟土五色,羽畎夏翟,嶧陽孤桐,泗濱浮磬,淮夷嬪珠,暨魚,”其中嬪,即蚌之別名,此嬪出珠遂以珠名;匆模硕。由此可見,戰(zhàn)國時已經(jīng)用淡水河蚌珍珠作為貢品。在《爾雅》一書中云:”以金者為之銑,以蜃者為之珧,以玉者謂之硅!薄墩f文》云:蜃屬,謂之珠者也。謂老產(chǎn)珠者也。一名蚌,一名含槳,周禮謂之(豸卑)物!焙苊黠@,這時(戰(zhàn)國)已將河蚌珍珠作為飾品。至海產(chǎn)珍珠,楚國大詩人屈原在《離騷》中描述了當時我國婦女早已使用珍珠作裝飾品。距今已有二千多年歷史。
珍珠,歷來被視作奇珍至寶。它象征純真、完美、尊貴和權(quán)威,與璧玉并重!逗K幈静荨贩Q珍珠為真珠,意指珠質(zhì)至純至真的藥效功用!稜栄拧钒阎榕c玉并譽為“西方之美者”!肚f子》有“千金之珠”的說法。秦昭王把珠與玉并列為“器飾寶藏”之首?梢娬渲樵诠糯阌辛诉B城之價。帝皇冠冕袞服上的寶珠,后妃簪珥的垂珰,都是權(quán)威至上,尊貴無比的象征。
中華民族祖先最先發(fā)現(xiàn)與認識到的不是海里的珍珠,而是淡水里的珍珠。這可從儒家典籍《尚書?禹貢》的記載得到佐證:“淮夷嬪珠”指的是淮水夷水的河蚌珠,《莊子》有“沒川求珠”的故事,所指的亦是淡水珍珠。海蚌珍珠最早見于史籍的該是南海的珠璣了。產(chǎn)于海中的珍珠,一經(jīng)發(fā)現(xiàn),其品色之優(yōu),遠使江河湖沼之珠黯然失色。作為珠源寶地的南海;因此竟象一塊強力的磁場,把黃河流域地區(qū)先民的視野連同他們的文明一齊吸引過來。南海中的天生尤物,從此給沿海人民帶來福祉,但亦同時帶來了災(zāi)難。
天覆地載,莽莽神州,南窮駱越,北盡朔漠,西止和闐,東臨碣石,在這片炎黃胄裔食毛踐土的廣袤疆域里,鞠養(yǎng)土地主人生生不息和孕育璀璨華夏文明的寶藏何處不在呢。一草一木,礫石寸金,珍珠寶貝,本應(yīng)屬于在這塊土地上歷經(jīng)漫長歲月胼手胝足,開發(fā)、利用它的先民群體所共有。
隨著奴隸社會、封建社會的更替出現(xiàn),九州山川“藏山隱海”的自然寶藏就不再為原始公社群體所有,而被奴隸主、封建帝皇等據(jù)為己有,變成他們及官僚階層的私人財富,“普天之下,莫非王土”,天下財富、乃是“帝王所以服人守位之本”,并認為這是黔首黎民應(yīng)懔遵恪守的“金科玉律”。但與他們的愿望相反,不甘受奴役、壓榨的黎民百姓往往奮起反抗,要做珍珠的主人。于是奪寶反奪寶的斗爭,便貫串于史冊,歷史舞臺上既出現(xiàn)了諷刺喜劇,更多的是可歌可泣的悲壯大劇,發(fā)生在1800多年前南海之濱的“合浦珠還”的故事,便是其中最精彩的一幕。
合浦縣珠池所產(chǎn)的珍珠稱南珠、也稱廉珠或白龍珍珠,它與我國塞北出產(chǎn)的北珠,同是揚名神州,馳譽于世,據(jù)《梵天廬叢錄》云:“牡丹江上游,寧安城南。其余巨流中皆有之”,北宋神宗熙寧間,“朝貴已重尚之,謂之北珠”。明末以后,北珠任人亂采,競弄得根斷種絕。從此,”北珠”永不再出產(chǎn)。
據(jù)說古代合浦地區(qū)“海出珠寶”而地“不產(chǎn)谷實”,居民們不懂耕作技術(shù),全賴入海采珠易米以充饑。后因地方官貪污盤剝,人民生活來源斷絕,以致出現(xiàn)餓蜉遍野的慘象,海里有靈性的珠蚌亦“憤”而“跑”到交趾去了。后來便發(fā)生了流傳千古的“珠還合浦”故事。
“珍珠之邦”中國 | 2011-02-14 |
如何保養(yǎng)珍珠首飾? | 2011-01-15 |
Copyright © 2008 - 2024 歸廣州市祺福珍珠加工有限公司所有 | 粵ICP備09000891號 | | 網(wǎng)站地圖 | 美人博客 | 新手購物 | 聯(lián)系我們